跳转到主要内容

分享至

Banner
Banner Image
A4B094
Banner Title
教育荣誉学士(特殊需要)
Banner Height
h70_height
课程编号 修读模式 一般修读年期 上课地点 课程主任
C3B002 兼读制 三年 大埔校园 / 将军澳教学中心 / 北角教学中心 / 校方指定的其他市区教学中心。 (实际的上课地点由大学决定) 詹浩洋博士
入学查询 课程查询
(852) 2948 6886
admission@eduhk.hk
苏俊铭先生
(852) 2948 8585
acmso@eduhk.hk

Back to Top

旧生分享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香港首个支持特殊需要和融合教育的专业学位衔接课程。本课程与政府的融合政策相一致,旨在为现职教师或专业人士提供专业培训,使其能够有效地在主流学校或特殊教育环境中为特殊学习需要人士提供服务。此外,课程还旨在提升教师的能力,使其能够在采取全校参与模式推行融合教育的学校中协作并/或创立自己的优良团队。

课程特色

专业提升

  • 本课程能够提升学生在特殊需要及融合教育方面的专业水平。

多元选修科目选择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和兴趣选择选修科目,并根据课程所学及自己的专业需求和兴趣,完成毕业专题研究。

互动学习模式

  • 课程鼓励学生反思并借镜针对学习差异的实践经验,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协调,在激励性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

课程结构

本课程是为期三年的兼读制在职课程,共须修读60*学分(cps) 。课程围绕以下六个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 学分
教育研习 12
主修 核心科目 7
跨学科课程 2
选修科目 18
毕业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与计划 3
毕业论文 /总整专案 3
学校体验 7
通识教育 正向教育与价值教育课程 3
创业与创新经验学习 1
数码能力 1
英语增润课程 3
总学分 60

* 没有接受过教师培训的学生需额外修读6个学分(与教学与学习及课堂管理相关的两门课程)。

** 获取录入读本课程的学生必须前往大湾区及/或内地其他城巿考察。课程亦可能要求学生参加非本地学习体验,以完成课程。虽然有关考察团将获大学资助,学生仍须承担及缴付考察团的部份预算费用(“学生缴费部份”)。然而,任何个人娱乐、膳食开支、旅游证件及个人保险之费用将不获资助,并须由学生自费支付。受各种因素影响,如考察团成本上调、考察行程所需时间、旅程开销、货币汇率等,大学尚未能确定并提供下学年入学学生的考察团团费预算费用及学生缴费部份费用详情。

*** 从2026/27学年开始,入读兼读制教育荣誉学士(特殊需要)课程的学生必须符合「教师专业操守与道德要求」,该要求包括三个部分:1)通过学校体验评估 ; 2)圆满完成与教师专业操守与道德相关的两门必修科目,并取得及格成绩 ; 3)达到相关联课要求。

教育研习

此领域旨在拓展学生在消除学习障碍及全人教育方面的教育价值、兴趣和技能。它帮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的过程,发展针对不同学习需求的问题解决策略。课程包括:

  • 融合教育的课程与评估
  • 学校咨商与辅导
  • 「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
  • 社、家、校协作关系
  • 不同取向的教学与学习#
  • 优化课管策略促进教与学有效性#

# 没有接受过教师培训的学生需额外修读这两个科目。

主修科目

核心科目

核心科目帮助学生获得特殊教育的基础本知识,并提供不同特殊学习需求的概览。课程包括:

  • 特殊教育的视角
  • 满足多元学习需求 (I)
  • 满足多元学习需求 (II)

跨学科课程

跨学科课程「人类发展与其挑战」旨在通过发展心理学和特殊需求的跨学科方法,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装备,增强他们对全人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应对学生成长及发展挑战之基础知识。

选修科目

此领域包含两个学习范畴:

范畴 A:理解学习差异

这些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在应对共融教育环境或特殊学校中,教学与学习挑战的培训需求。该范畴采用功能性方法来审视学习者的需求,具体如下:

  • 情绪和行为挑战(例如: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注意力缺陷/过度活跃症 (ADHD))
  • 不同的认知和感知能力(例如:阅读障碍、学习困难、资优生、智力障碍)
  • 语言、身体和感官困难(例如:感官障碍、沟通与语言障碍、身体残疾)

学生需从范畴 A 修读 3 门课程(9 学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和兴趣选择课程。

范畴 B:课程发展与融合教学

该范畴旨在通过敏锐地回应多元学习需求,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做好准备。它提升学生对学习者学习困难的理解,并为他们提供一系列针对学习能力差异的教学法。

学生需从范畴 B 修读 3 门课程(9 学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和兴趣,从以下不同学科范畴中选择课程。课程包括:

中文

  • 认识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中国语文学习
  •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中国语文学习介入策略

英语

  • 针对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学习英国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课程调适
  • 针对以英国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介入策略

数学

  • 数学概念与技能的发展
  • 具特殊学习需要学生的数学教学
  • 应用科技于数学的融合教学

音乐

  • 音乐艺术的发展
  • 特殊需要学生音乐教学策略
  • 音乐活动与创意工作坊

音乐治疗

  •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音乐治疗导论

体育

  • 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动作发展
  • 有特殊需要儿童的体育教育
  • 身心障碍学生的适应运动和活动

视觉艺术

  • 儿童发展:美学和创造力的成长
  • 给特殊需要者的视觉艺术:议题、规划与策略
  • 视觉艺术新趋势: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毕业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与计划

本课程旨在准备学生为其选择的领域开发进行基于研究型学习项目(毕业论文)或基于探究型研习(总整专案)提案。它介绍了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原则、研究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以及在教育及相关学科中进行研究的方法论。

毕业论文 / 总整专案

在毕业专题研究中,学生可以在自己选择的学校环境中进行与课堂实践相关的研究。研究主题将基于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根据个人和专业兴趣产生。学生可以在毕业专题中选择毕业论文或总整专案。毕业论文的目标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在特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对于计划未来继续升读研究生的学生将有帮助。总整项目则专注在工作相关环境中的知识转移,通过问题为本的学习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学生将获得在所选研究主题方面经验丰富的专业讲师支持。

学校体验

学校体验在本课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包含两个组成部分:教学实习和学习历程档案。学生将有机会将课程中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分享和报告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经验。学生还需修读一门1学分的国家安全与法律教育科目。

通识教育

正向教育与价值教育课程

学生须从正向教育与价值教育课程中选择一个3学分的科目;此等科目内容涵盖多种课题,包括正向思维、压力管理、健康生活或教师的个人和专业兴趣等。

创业与创新经验学习及数码能力

学生需分别修读两个1学分的科目,内容为创业与创新经验学习及数码能力,以装备自己应对多元的职场和/或学校需求。

英语增润课程

这是一个3学分的必修科目,旨在帮助学员在学术英语和日常应用上达到更佳的水平。通过发展明辨性思维、阅读和写作基本技巧,帮助学员撰写条理清晰的学术文章。此科目亦可增强学员的英语书写能力以应付职场需要。

教学语言

主要以粤语授课。部分科目按情况所需以英语或普通话授课。

学校体验要求

课担

在学校持有全职教席的学员 注1:
在修读本课程期间,学员须每周或每5 至 7 天循环周任教不少于 4 节相关课堂  注2

未持有相关全职教席的学员
学员必须自行安排教学实习,于每个学校体验视导期内 注3 ,在学校进行连续 8 至 12 周的全职教学实习,并每周或每 5 至 7 天的循环周内任教相关课堂4 至 6 节 注2,共不少于 48 节 注2

课堂、课室环境及班级规模
学员任教的课堂必须为恒常课堂 注4,并可展示其教学及照顾有特殊需要或学习差异学生的能力,每班学生人数最低要求为 10 名 注5。。除非学员有教授体育课的资格(检定教员资格),并提供有关证明,否则学员不可于体育课堂进行教学实习。学员须留意,任何补习或辅导班、「加强辅导计划」课堂 (IRTP)及课后班均不可作进行教学实习,因为这些课堂不在正规教学时间表内,也不列于教育局课程发展处(CDI)的课程大纲中。

注 1:学生须在学校进行学校体验,即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小学/中学或特殊学校。
注 2:每节课时长 约30 至 40 分钟。节时短于 30 分钟的课堂必须得到特殊教育与辅导学系学校体验统筹主任及学校协作及体验事务处总监的批准。
注 3:学校体验视导期通常为该学年 11 月至翌年 5 月上旬。
注 4:学校体验统筹主任可能要求学生提供他们所教授课堂的进一步细节,例如课程内容,以考虑是否符合学校体验的要求。
注 5:按实际班级规模而定,特殊学校的每班人数最低要求为8名学生。

专业资格 / 职业前景

本课程通过提供特殊需要和融合教育的专业培训,致力提升毕业生的职业前景。毕业生可借此课程获得学术上的提升及在特殊学校教授的专业教师资格。

学术提升

未获学士学位而现正在不同学校级别中教授特殊需要学习者的学生,可在毕业后正式获得特殊需要教育学士学位,以提升其学术资历。本荣誉学士学位为毕业生提供了在其专业继续发展的机会,亦可以进一步进修各种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课程为毕业生装备特殊需要和融合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开展更多发展事业的可能。

专业提升

在完成本课程的毕业要求后,原先没有师资培训资历的毕业生有资格向教育局(EDB)申请成为注册教师。请参考相关的教育局网站以获取有关教师注册相关事宜(点击此处)和教师资格评估(点击此处)的更多详细信息。

原先拥有师资培训资历(例如:合格教师资格(QTS)/合格幼儿教师(QKT)/合格教师(KTS))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原本的学校环境或在特殊学校工作,以支持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就读本课程并不能获得幼儿教育教师资格或特殊幼儿工作证书。

入学要求

本课程对持有教育证书或特殊教育教师训练证书(TCSEN)或同等资格的在职教师开放。没有上述资格但拥有其他资历架构第四级或以上学历(如副学位/高级文凭)并拥有教授或与有学习困难或特殊需要的学习者共事之经验的人士亦可申请。

入学面试

申请者可能需要参加入学面试,以展示其为就读本课程的合适人选。

免责声明
我们已尽力确保本网站所提供之信息正确无误。然而,课程信息可能因情况之转变时有变动,因此大学保留修改本网站中所有信息的权利,而无需另行通知。若因使用、误用或依据本网页提供的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大学概不负责。

大学保留一切修改课程的权利,如有需要,可随时酌情调整课程(包括但不限于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考虑到教学人员、入学人数、实际具体安排、课程内容的变动以及其他无法预见的情况,大学有权更改课程。已缴学费将不予退还。

香港教育大学是香港的教师培训院校之一。教大提供的教育专业训练课程的毕业生符合申请成为检定教员的资格。有关检定教员申请事宜,由香港教育局教师注册组负责办理,毕业生需直接向有关当局递交申请。所有申请将由教育局独立评估,过程中将考虑申请人是否曾在香港或其他地方被裁定犯有刑事罪行(包括性罪行),或是否涉及任何正在进行中的刑事诉讼程序或调查。详细请浏览教育局的官方网站

如中英文版本数据信息不一致,又或于课程内容诠释上出现歧义,则以本校之最后决定作准。

Hide
0
back to Previou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