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分享至

Banner
Banner Image
A4B094
Banner Title
教育榮譽學士(特殊需要)
Banner Height
h70_height
課程編號 修讀模式 一般修讀年期 上課地點 課程主任
C3B002 兼讀制 三年 大埔校園 / 將軍澳教學中心 / 北角教學中心 / 校方指定的其他市區教學中心。 (實際的上課地點由大學決定) 詹浩洋博士
入學查詢 課程查詢
(852) 2948 6886
admission@eduhk.hk
蘇俊銘先生
(852) 2948 8585
acmso@eduhk.hk

Back to Top

舊生分享

課程目標

本課程是香港首個支援特殊需要和融合教育的專業學位銜接課程。本課程與政府的融合政策相一致,旨在為現職教師或專業人士提供專業培訓,使其能夠有效地在主流學校或特殊教育環境中為特殊學習需要人士提供服務。此外,課程還旨在提升教師的能力,使其能夠在採取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的學校中協作並/或創立自己的優良團隊。

課程特色

專業提升

  • 本課程能夠提升學生在特殊需要及融合教育方面的專業水平。

多元選修科目選擇

  •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需求和興趣選擇選修科目,並根據課程所學及自己的專業需求和興趣,完成畢業專題研究。

互動學習模式

  • 課程鼓勵學生反思並借鏡針對學習差異的實踐經驗,通過與其他學生的交流和協調,在激勵性的教學環境中進行學習。

課程結構

本課程是為期三年的兼讀制在職課程,共須修讀60*學分(cps) 。課程圍繞以下六個學習領域:

學習領域 學分
教育研習 12
主修 核心科目 7
跨學科課程 2
選修科目 18
畢業專題研究 研究方法與計劃 3
畢業論文 /總整專案 3
學校體驗 7

通識教育

正向教育與價值教育課程 3
創業與創新經驗學習 1
數碼能力 1
英語增潤課程 3
總學分 60

* 沒有接受過教師培訓的學生需額外修讀6個學分(與教學與學習及課堂管理相關的兩門課程)。

** 獲取錄入讀本課程的學生必須前往大灣區及/或內地其他城巿考察。課程亦可能要求學生參加非本地學習體驗,以完成課程。雖然有關考察團將獲大學資助,學生仍須承擔及繳付考察團的部份預算費用(“學生繳費部份”)。然而,任何個人娛樂、膳食開支、旅遊證件及個人保險之費用將不獲資助,並須由學生自費支付。受各種因素影響,如考察團成本上調、考察行程所需時間、旅程開銷、貨幣匯率等,大學尚未能確定並提供下學年入學學生的考察團團費預算費用及學生繳費部份費用詳情。

*** 從2026/27學年開始,入讀兼讀制教育榮譽學士(特殊需要)課程的學生必須符合「教師專業操守與道德要求」,該要求包括三個部分:1)通過學校體驗評估 ; 2)圓滿完成與教師專業操守與道德相關的兩門必修科目,並取得及格成績 ; 3)達到相關聯課要求。

教育研習

此領域旨在拓展學生在消除學習障礙及全人教育方面的教育價值、興趣和技能。它幫助學生通過自我反思的過程,發展針對不同學習需求的問題解決策略。課程包括:

  • 融合教育的課程與評估
  • 學校諮商與輔導
  • 「全校參與」模式的融合
  • 社、家、校協作關係
  • 不同取向的教學與學習#
  • 優化課管策略促進教與學有效性#

# 沒有接受過教師培訓的學生需額外修讀這兩門課程。

主修科目

核心科目

核心科目幫助學生獲得特殊教育的基礎本知識,並提供不同特殊學習需求的概覽。課程包括:

  • 特殊教育的視角
  • 滿足多元學習需求 (I)
  • 滿足多元學習需求 (II)

跨學科課程

跨學科課程「人類發展與其挑戰」旨在通過發展心理學和特殊需求的跨學科方法,為學生提供理論與實踐裝備,增強他們對全人發展重要性的認識,以及應對學生成長及發展挑戰之基礎知識。

選修科目

此領域包含兩個學習範疇:

範疇 A:理解學習差異

這些課程旨在滿足學生在應對共融教育環境或特殊學校中,教學與學習挑戰的培訓需求。該範疇採用功能性方法來審視學習者的需求,具體如下:

  • 情緒和行為挑戰(例如:自閉症譜系障礙 (ASD)、注意力缺陷/過度活躍症 (ADHD))
  • 不同的認知和感知能力(例如:閱讀障礙、學習困難、資優生、智力障礙)
  • 語言、身體和感官困難(例如:感官障礙、溝通與語言障礙、身體殘疾)

學生需從範疇 A 修讀 3 門課程(9 學分)。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需求和興趣選擇課程。

範疇 B:課程發展與融合教學

該範疇旨在通過敏銳地回應多元學習需求,為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效教學做好準備。它提升學生對學習者學習困難的理解,並為他們提供一系列針對學習能力差異的教學法。

學生需從範疇 B 修讀 3 門課程(9 學分)。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需求和興趣,從以下不同學科範疇中選擇課程。課程包括:

中文

  • 認識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中國語文學習
  • 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中國語文學習介入策略

英語

  • 針對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學習英國語文作為第二語言的課程調適
  • 針對以英國語文作為第二語言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介入策略

數學

  • 數學概念與技能的發展
  • 具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數學教學
  • 應用科技於數學的融合教學

音樂

  • 音樂藝術的發展
  • 特殊需要學生音樂教學策略
  • 音樂活動與創意工作坊

音樂治療

  • 特殊教育需要兒童音樂治療導論

體育

  • 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動作發展
  • 有特殊需要兒童的體育教育
  • 身心障礙學生的適應運動和活動

視覺藝術

  • 兒童發展:美學和創造力的成長
  • 給特殊需要者的視覺藝術:議題、規劃與策略
  • 視覺藝術新趨勢: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畢業專題研究

研究方法與計劃

本課程旨在準備學生為其選擇的領域開發進行基於研究型學習項目(畢業論文)或基於探究型研習(總整專案)提案。它介紹了研究的基本知識和原則、研究過程中的倫理問題以及在教育及相關學科中進行研究的方法論。

畢業論文 / 總整專案

在畢業專題研究中,學生可以在自己選擇的學校環境中進行與課堂實踐相關的研究。研究主題將基於學生在本課程中的學習,根據個人和專業興趣產生。學生可以在畢業專題中選擇畢業論文或總整專案。畢業論文的目標是讓學生獲得知識和實踐經驗,以在特定領域進行科學研究,對於計劃未來繼續升讀研究生的學生將有助益。總整專案則專注在工作相關環境中的知識轉移,通過問題為本的學習增強學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學生將獲得在所選研究主題方面經驗豐富的專業講師支持。

學校體驗

學校體驗在本課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包含兩個組成部分:教學實習和學習歷程檔案。學生將有機會將課程中學到的理論應用於實踐,並分享和報告小組合作教學活動的經驗。學生還需修讀一門1學分的國家安全與法律教育科目。

通識教育

正向教育與價值教育課程

學生須從正向教育與價值教育課程中選擇一個3學分的科目;此等科目內容涵蓋多種課題,包括正向思維、壓力管理、健康生活或教師的個人和專業興趣等。

創業與創新經驗學習及數碼能力

學生需分別修讀兩個1學分的科目,內容為創業與創新經驗學習及數碼能力,以裝備自己應對多元的職場和/或學校需求。

英語增潤課程

這是一個3學分的必修科目,旨在幫助學員在學術英語和日常應用上達到更佳的水平。通過發展明辨性思維、閱讀和寫作基本技巧,幫助學員撰寫條理清晰的學術文章。此科目亦可增強學員的英語書寫能力以應付職場需要。

教學語言

主要以粵語授課。部分科目按情況所需以英語或普通話授課。

學校體驗要求

課擔

在學校持有全職教席的學員 註1:
在修讀本課程期間,學員須每週或每5 至 7 天循環週任教不少於 4 節相關課堂  註2

未持有相關全職教席的學員
學員必須自行安排教學實習,於每個學校體驗視導期內 註3 在學校進行連續 8 至 12 週的全職教學實習,並每週或每 5 至 7 天的循環週內任教相關課堂4 至 6 節 註2,,共不少於 48 節 註2

課堂、課室環境及班級規模
所有學員必須在恆常課堂中進行學校體驗,每班學生人數最低要求為10名 註4。學員任教的課堂必須為恆常課堂 註4。,並可展示其教學及照顧有特殊需要或學習差異學生的能力,每班學生人數最低要求為 10 名 註5。除非學員有教授體育課的資格(檢定教員資格),並提供有關證明,否則學員不可於體育課堂進行教學實習。學員須留意,任何補習或輔導班、「加強輔導計劃」課堂 (IRTP)及課後班均不可作進行教學實習,因為這些課堂不在正規教學時間表內,也不列於教育局課程發展處(CDI)的課程大綱中。

註 1:學生須在學校進行學校體驗,即在融合教育環境中的小學/中學或特殊學校。
註 2:每節課時長 約30 至 40 分鐘。節時短於 30 分鐘的課堂必須得到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學校體驗統籌主任及學校協作及體驗事務處總監的批准。
註 3:學校體驗視導期通常為該學年 11 月至翌年 5 月上旬。
註 4:學校體驗統籌主任可能要求學生提供他們所教授課堂的進一步細節,例如課程內容,以考慮是否符合學校體驗的要求。
註 5:按實際班級規模而定,特殊學校的每班人數最低要求為8名學生。

專業資格 / 職業前景

本課程通過提供特殊需要和融合教育的專業培訓,致力提升畢業生的職業前景。畢業生可藉此課程獲得學術上的提升及在特殊學校教授的專業教師資格。

學術提升

未獲學士學位而現正在不同學校級別中教授特殊需要學習者的學生,可在畢業後正式獲得特殊需要教育學士學位,以提升其學術資歷。本榮譽學士學位為畢業生提供了在其專業繼續發展的機會,亦可以進一步進修各種專業的研究生學位。課程為畢業生裝備特殊需要和融合教育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他們開展更多發展事業的可能。

專業提升

在完成本課程的畢業要求後,原先沒有師資培訓資歷的畢業生有資格向教育局(EDB)申請成為註冊教師。請參考相關的教育局網站以獲取有關教師註冊相關事宜(點擊此處)和教師資格評估(點擊此處)的更多詳細信息。

原先擁有師資培訓資歷(例如:合格教師資格(QTS)/合格幼兒教師(QKT)/合格教師(KTS))的畢業生,可以選擇在原本的學校環境或在特殊學校工作,以支援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需要注意的是,就讀本課程並不能獲得幼兒教育教師資格或特殊幼兒工作證書。

入學要求

本課程對持有教育證書或特殊教育教師訓練證書(TCSEN)或同等資格的在職教師開放。沒有上述資格但擁有其他資歷架構第四級或以上學歷(如副學位/高級文憑)並擁有教授或與有學習困難或特殊需要的學習者共事之經驗的人士亦可申請。

入學面試

申請者可能需要參加入學面試,以展示其為就讀本課程的合適人選。

免責聲明
我們已盡力確保本網站所提供之資訊正確無誤。然而,課程資訊可能因情況之轉變時有變動,因此大學保留修改本網站中所有資訊的權利,而無需另行通知。若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本網頁提供的資訊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大學概不負責。

大學保留一切修改課程的權利,如有需要,可隨時酌情調整課程(包括但不限於課程內容和授課方式等)。考慮到教學人員、入學人數、實際具體安排、課程內容的變動以及其他無法預見的情況,大學有權更改課程。已繳學費將不予退還。

香港教育大學是香港的教師培訓院校之一。教大提供的教育專業訓練課程的畢業生符合申請成為檢定教員的資格。有關檢定教員申請事宜,由香港教育局教師註冊組負責辦理,畢業生需直接向有關當局遞交申請。所有申請將由教育局獨立評估,過程中將考慮申請人是否曾在香港或其他地方被裁定犯有刑事罪行(包括性罪行),或是否涉及任何正在進行中的刑事訴訟程序或調查。詳細請瀏覽教育局的官方網站

如中英文版本資料信息不一致,又或於課程內容詮釋上出現歧義,則以本校之最後決定作準。

Hide
0
back to Previou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