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
教师专业进修课程证书 (数码时代的体育:学、教、评)* | |
---|---|
课程编号 | BWP154 |
课程模式 | 全日整段时间给假制 |
修业期 | 五星期 |
修业期数 | 1 |
修业日期 | 2026年5月26日至6月30日 |
上课地点 | 大埔校园 |
课程统筹主任 | 何亦桥先生 |
课程查询 | 陈小姐 2948 7012 |
课程总学分 | 9学分 |
递交申请 | 请透过本校网站 www.eduhk.hk/acadprog/online 递交申请。 申请前,请先准备已填妥之 校长推荐书 ,并于填写网上申请表时一并上载。 |
*课程有待大学审批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提供进阶知识和实务技巧,协助现职体育教师设计合适的体育课程(即:第一学习阶段:基础活动;第二至第三学习阶段:小学呈分试、多元体育活动、小学体育至中学体育的衔接;第四学习阶段:香港中学文凭试体育科),并推行有效创新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在认知、社交、动作技能及文化层面的学习。课程将介绍、应用、研究及实践多种认知、社交、文化及体验式的学与教方法。此外,课程亦会探讨另类课程及教学策略,如基本动作概念、新兴多元运动活动、体育中的STEAM元素,以及促进学习的评估方式。
完成本课程后,参加者将能够:
- 展示对全球学校体育发展的明辨性理解;
- 根据香港学校体育的现况,辨析学校体育的优势与不足;
- 制定并测试课程计划,应用另类课程及教学模式,透过体育促进学生在认知、社交、动作技能及文化层面的学习;
- 明辨性地评估在香港学校体育中推广及实施各种创新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 展现具备正向态度的专业教学实践,并具备全球视野及多元文化观;
- 设计和应用数码工具与教学策略,以提升体育教育的学习、教学及评估,并培养学生在数码时代的明辨性思考与适应能力。
课程结构
课程包括以下三个核心科目,每科目为三个学分:
- 体育教育领域的数码转型:学与教;
- 数码时代下香港学校体育的挑战:议题和争议;及
- 体育素养与学校体育。
主要学习活动包括授课、讨论、包含课堂分析和试教的实习工作坊、课程策划,学员可能被要求返回所属学校试教。课程评核内容包括反思报告、教案及单元大纲设计、分组汇报等。
课题包括:
- 体育教育课程与教学法进步的理据,包括推动积极生活方式的「MVPA60」运动
- 「促进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 AfL)在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方面的角色
- 「学与教与评估循环」(Learning-Teaching-Assessment Cycle),特别聚焦于高中体育选修科与用于中学学位分配(SSPA)的体育科校本评核(PE Internal Assessment)
- 数位时代下全球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 体适能素养(Physical Literacy)概念与数位时代下初小体育课程中基本动作技能的设计
教学语言
本课程以中文(粤语)授课。在适当情况下,将以英文辅助授课。
入学条件
申请人须:
- 为现职中/小学体育教师;及
- 获任教学校校长推荐。
注:
- 在校内负责有关教育或课程改革工作的教师,可获优先考虑。
- 每校每期可推荐超过一位教师。
- 申请人提交的校长推荐书上,必须清楚列明申请人的体育教师身分。
- 申请人另须提交毕业证书、学业成绩证明书、检定教员证明书等相关文件副本,以证明其具备体育教师资格,否则其申请将不获受理。
证书颁授
学员必须于所有评核习作中获得及格成绩,并达到课程所要求的出席率,方可获颁授毕业证书。
其他资料
此乃教育局认可的政府资助课程。教师获录取后,有关学校如有需要可聘请代课教师。官立及资助学校请联络教育局查询有关详情;私立及直资学校的代课教师安排则由有关学校自行决定。
成功修毕在职教师专业进修课程之学员,在报读本校研究生课程时,可申请学分转移。本校将按情况个别考虑申请。
注:每所学校可推荐多于一位教师。